劳动纠纷处理办理程序
劳动纠纷是指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的争议,如工资支付、劳动条件、劳动合同解除等。当劳动纠纷发生时,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,如果无法协商解决,则可以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来解决。根据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》及其司法解释,劳动纠纷处理办理程序如下:
1.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
劳动争议的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首要途径。按照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》及其司法解释,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。仲裁委员会将组织调解,如果调解不成功,则进行仲裁。仲裁裁决具有最终终局性,各方必须予以履行。
2. 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
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满意,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及其司法解释,劳动者可以将劳动争议纳入人民法院诉讼程序进行审理。在劳动争议诉讼中,法院将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,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,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3. 阶段性救济措施
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,在劳动纠纷处理中,法律还规定了阶段性救济措施。根据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》及其司法解释,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采取诸如支付工资、恢复劳动合同等临时性措施。同时,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,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注:以上意见限于问题条件有限,仅供参考,广州律师网;另,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后,婚姻法、合同法等多部法律已被民法典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