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# 标题:叶某与冯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解析:借据效力及还款责任
引言
本文通过分析一起发生在广州市白云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探讨了借据的法律效力及还款责任问题。该案例对处理类似经济纠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案情回顾
2019年8月1日,冯若君向叶合青出具了一份《借据》,确认借款金额为96700元。根据叶合青的陈述,借款分几笔出借,第一笔发生在2018年1月10日,通过两次微信转账共计59400元,其余款项通过现金方式交付。签署《借据》后,冯若君陆续偿还部分款项,累计还款金额为3967元。然而,自2021年3月9日后,冯若君再未还款。因此,叶合青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冯若君归还剩余借款本金及支付逾期利息。
争议焦点与法院判决
原告叶合青主张被告冯若君应根据《借据》约定归还剩余借款本金92433元及相应利息。被告冯若君则辩称,《借据》中的借款并未实际发生,并解释其之所以签订该《借据》是因其为双方共同加入的“黑茶项目”的上线,其为帮原告销售黑茶而向上级报备销售额。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,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关于“黑茶项目”的主张,且原告提供了详细的转账记录和还款记录支持其诉求。最终,法院判决冯若君需向叶合青偿还借款本金92433元及相应利息。
法律分析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借款合同应当明确借款金额、期限等内容。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归还借款本息。本案中,原告提供了详细的转账记录和催款记录,证明了借款事实的存在。
律师提醒
本案例中,叶某保留了完整的转账记录和《借据》,为后续诉讼提供了有力证据,这一点值得肯定。建议在涉及大额资金往来时,务必签订书面借款协议并保存好相关凭证。此外,在进行任何资金交易前,务必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企业在处理类似情况时,也应遵循法律规定,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,以减少法律风险。对于个人而言,尽量避免使用现金交易,选择银行转账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保留交易记录,便于日后维权。
广州律师周孚泉,中国法学会会员、建造师、曾华为任职多年,法律功底深厚,互联网以及社会经验丰富,沟通协调能力强。擅长劳动工伤、互联网纠纷、合同纠纷、企业合规、民间借贷、婚姻家事、交通事故、建工等民商事以及刑事领域,咨询法律问题,请拨打电话18702021010(微信同号)。